2008年6月4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九版:读图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钱波,乐为百姓奔波
本报记者 陈立波/摄 姚力/文 通讯员 傅一鸣

  衢州市衢江公安分局上方派出所有个“钱波警务室”,这是衢州第一个以民警姓名命名的农村警务室,管辖12个行政村、12000余人。自2007年3月警务室成立以来,钱波这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也成了当地村民心中的“贴心人”。最近,“钱波警务室”在全省十个老百姓满意社区警务室评选中榜上有名。
  “老张啊,你的二代身份证一办下来,我就马上给你送去。”日前,记者一走进该警务室,钱波正在打电话。白炕村的一位村民想外出打工,打来电话询问二代身份证是否办下来了。搁下电话,钱波立即帮村民打听身份证的办理情况。
  “警务室民警钱波,联系电话……”在警务室门口有这样一块特殊的模板。“这是专门为村民准备的,这样村民就随时能联系上我了。”钱波趁着空闲向记者介绍,因为辖区范围比较大,交通又不是很便利,他特意制作了两百余块“钱波名片”,悬挂到各个村的路口或者是一些商点门口。
  去年11月,新路村多名村民被马蜂蛰伤,有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打电话给钱波。钱波立即赶到现场并马上联系了消防队,1个多小时后,马蜂窝就被端了。从那以后,群众一遇到困难就会打电话找钱波,钱波对这样的“打扰”也乐此不疲。
  “我得去一趟玳堰小学。”钱波说,由于几天前已经和玳堰小学联系好,在当天上午去学校给孩子们上一堂法制课。10点左右,钱波骑着自行车出发了,15分钟后,记者跟着他到了学校。“快看,钱叔叔来啦!”还没跨进学校大门,钱波就被眼尖的孩子认了出来,不一会儿,钱波被孩子们围住了。
  “孩子们还把钱波当成榜样呢!”学校老师告诉记者,钱波每个月都会来学校几次。前不久,钱波及时赶来将一名闯进学校的精神病患者控制住。“从那以后,孩子们对钱波更亲热了。”
  11点,钱波离开学校准备返回警务室。在路上,钱波的车骑得并不顺畅,一直是走走停停,他每路过商店、企业都会走进去了解情况。钱波说,他骑自行车出外走访,每日行程至少几十公里,几乎是随着车子转个不停。而每到一个地方,他都会及时收集信息,比如说收集一些群众的手机号码,目前已建立起1500余人次的短信互动平台。
  “警务室以我的名字命名,对于我来说一种荣誉也是一种压力。”钱波说。钱波警务室的付出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,也换来了辖区的平安。